作者:admin 时间:2013-09-06 15:59:40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三宝”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茶叶产业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有机茶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有机茶品牌,茶叶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茶叶经营企业逐年增多、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安全质量稳步提升,全县茶叶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7万亩,产量达1000吨,产值突破1.2亿元,全县有15家茶叶企业和1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0个茶叶品牌,其中“狗牯脑”、“井冈老仙”、“顶上春毫”、“玉指”四个茶叶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均荣获“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茶叶已成为我县西部山区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特色传统产业。但是,我县茶叶产业仍然存在品牌营销滞后,市场开拓不够,产品单一,夏秋茶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快推进我县茶叶产业发展,必须培育强势品牌,提升茶叶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产业布局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狗牯脑品牌整合为抓手,以“绿色、品牌、文化”为主线,优化茶叶产业布局,加快生态茶园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做优我县茶叶产业。
2、主要目标: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全县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3万亩,改造低产茶园2.5万亩,茶叶总面积达到20万亩,盛产期总产量达到8000吨,名优茶比例达到80%,总产值达20亿元;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发展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5家,力争“狗牯脑”商标品牌申报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驰名商标,使我县成为中国重点产茶县,茶叶产业规模、产量、效益进入全省茶叶产业的前列。
3、产业布局:组织专家力量优化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县气候特点,最适生态原则和茶叶特性,重点打造“双百茶叶长廊”为主的优势茶叶产区:一是开发以汤湖为主的名优茶优势产区,重点建设汤湖、高坪、左安、黄坑、南江、草林等乡镇百里茶叶长廊;二是利用环境优势,开发以戴家埔为主的高山优质茶优势产区,重点建设戴家埔、大汾、营盘圩、西溪、堆子前、五指峰林场等乡镇场百里茶叶长廊;同时,利用茶叶资源优势,兼顾开发建设大坑、泉江、五斗江、巾石、珠田、禾源、枚江、碧洲、雩田、衙前、新江、双桥等乡镇生态茶园。
(三)主要政策和措施
1、大力实施茶叶品牌共享战略
(1)统一共享茶叶品牌。加大狗牯脑品牌整合力度,将“狗牯脑”普通商标变更为证明商标,统一共享狗牯脑茶品牌。凡符合准入条件、经核实批准的县内茶叶企业都可申报使用狗牯脑商标品牌,进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实现产品的品牌化。
(2)建立统一品牌运行机制。建立狗牯脑品牌严格监管和“四统一”的运行机制。统一商标名称,企业在统一证明商标下加注自有商标,采取母子商标制;统一质量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保证狗牯脑茶的质量;统一商标标识,企业必须遵照商标标识使用规定,做到商标标识形象美观;统一开展宣传,树立品牌形象,扩大我县狗牯脑茶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加大茶叶品牌宣传推介力度
(1)大幅度投入广告宣传。2012年在省内大广高速沿线每100公里设立永久性的“双向双面”巨幅宣传广告牌,2012年元月开始在省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2013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
(2)实施国家级名牌战略。将“狗牯脑”茶制作技术和商标品牌在2013年分别申报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驰名商标,使我县成为中国重点产茶县。
(3)开展茶文化宣传。加强与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合作,开办遂川茶艺班,培育茶文化艺术表演团队。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定期举办茶文化节和茶王赛,通过茶馆建设、茶艺表演、茶影视片拍摄、展播等形式挖掘、宣传遂川茶文化,不断注入我县茶叶品牌文化底蕴。
3、进一步抓好茶叶基地建设
(1)发展生态有机茶园。以“双百茶叶长廊”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新建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茶园实行财政补贴,乡镇组织实施,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的“四统一”开发模式,建立标准化生态有机良种茶园。汤湖镇、戴家埔乡分别要建设一个5000亩以上的精品茶园,高坪镇、左安镇、黄坑乡、大汾镇分别要建设一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茶园,其它产茶乡镇场要各建一个500亩以上的样板茶园。
(2)抓好良种繁育工程。大力实施良种选育繁育工程,建立良种繁育场,采取对繁育的良种苗木给予补贴的方式,实行选育本地良种和引进良种繁育相结合,在汤湖、戴家埔等适宜的地点分别建立无性系良种母本园和苗圃园,为发展良种茶园建设提供优质良种茶苗。
4、着力培育壮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开放型产业发展战略,对接科研院校和大企业、大财团,力争引进建立2家以上科技型、带动型实力强、管理优且年加工成品茶2000吨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尤其要引进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家来投资办厂,解决我县夏秋茶出路问题,提高夏秋茶的产出效益和综合利用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向茶叶产业,实行“多轮并驱”。
(2)壮大现有本土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现有本土共享狗牯脑茶品牌的龙头企业,力争培育2家以上年加工成品茶1000吨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引导茶农参加合作社,扶持合作社自办茶叶加工企业,提升茶叶组织化程度。
5、加强茶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健全市场体系。依托市场促销售,在县城建设一个以狗牯脑茶品牌为主、汇集国内外名茶品牌的集茶叶商贸、茶艺展示、茶文化宣传等为一体占地100亩以上的狗牯脑茶博园;在汤湖和戴家埔两乡镇各建一个集毛茶和茶青交易为一体的茶叶交易市场,使毛茶和茶青向龙头企业和加工厂集聚,构建布局合理、统一开放的茶叶市场体系。
(2)拓展销售网络。2012年在省内地级以上城市设立统一规格标准的狗牯脑品牌形象专卖店,2014年完成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设立狗牯脑品牌形象专卖店,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3)强化市场营销。健全茶叶营销网络,鼓励发展连锁店、加盟店,扶持龙头企业、茶叶大户、农民经纪人在外开办茶叶销售窗口和茶叶专卖店,开拓销区市场。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博览会和展示展销会,打响遂川茶叶品牌。
6、强化茶叶产业的科技支撑
(1)建立茶叶研究和推广体系。对接科研院校和教学机构,开展茶叶良种、茶技术、茶文化、茶艺术、茶食品的研究和推广,提高茶叶的精深度加工水平,增加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结合有关部门培训工程,发挥县茶业办技术人员作用,强化茶叶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茶产业从业者素质和技术水平。
(2)建立生产质量安全体系。建立涵盖茶叶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县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同时,加强对农资的规范供应,实行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制,生产资料配送制,从源头上严格规范肥料、农药的使用,确保茶叶质量。
7、加大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1)设立茶叶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全县茶叶产业发展,重点奖补新建集中连片的良种茶园、良种繁育基地等。具体奖补办法已另行制定。
(2)整合支农资金。加强对发改委、财政、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利、林业、科技、国土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单位可用于茶叶发展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每个单位每年不少于100万元涉农资金用于扶持茶叶产业。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产业信贷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8、切实做好茶叶产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把茶叶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成立茶叶产业化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督促指导乡镇抓好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指导服务。
(2)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的督促检查,把茶叶产业化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目标,作为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板鸭产业
(一)产业现状
我县现有25家通过QS认证的板鸭加工厂,8个孵鸭房,200多家千羽以上养鸭大户,3家羽绒初级加工厂和1家羽绒服装厂,2个包装印刷厂,100多家板鸭专卖店。产业组织有遂川县遂兴板鸭公司、遂川县兴农板鸭专业合作社、遂川县板鸭协会。1999年,凭借产量第一、质量上好、出口第一的优势,遂川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板鸭之乡”,“遂兴”板鸭商标系江西省著名商标,“遂兴”板鸭为江西省名牌产品,以原料鸭选育为课题的“吉安红毛鸭提纯选育项目”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全县产销板鸭652万只,产值达2.16亿元。但遂川板鸭产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设备工艺老化、龙头企业不强、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品牌知名度不响、技术含量不高、研发创新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力争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板鸭平均增长9%,到2015年产量达1000万只以上,年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引进2-3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做强“遂兴”品牌,力争“遂兴商标”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五年内举办一届“板鸭美食文化节”,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板鸭专业市场。
(三)主要措施
1、培育龙头企业,夯实产业基础。鼓励县内外板鸭加工能人共同创业兴业,扶持现有企业整合创办和招商引资新办紧密型集团公司,重点扶持2-3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带动力强、年加工板鸭100万只以上或羽绒制品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确保五年内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力争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
2、强化示范带动,扩大基地规模。重点抓好“兴遂板鸭”聚集小区建设,五年内完成占地300-500亩、年加工板鸭500万只、系列产值达5亿元的精品“兴遂板鸭聚集小区”基地建设;各重点生产乡镇要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根据遂府办〔2007〕106号《关于印发遂川县板鸭加工示范企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开展板鸭加工示范企业建设活动,确保全县示范企业达10家以上,以示范带动基地建设,实现产销规模达1000万只以上的目标。
3、加强品牌管理,做大销售市场。在原料鸭品种、孵鸭、养鸭、加工板鸭全程中,推行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对全县使用“遂兴”商标的包装板鸭,实行商标登记备案使用制度,逐步推行“遂兴”商标有偿使用制度,丰富品牌内涵,发挥“遂兴”商标系江西省著名商标、“遂兴”板鸭为江西省名牌产品的优势,五年内力争“遂兴商标”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或协会,由县按规定给予奖励。加大创新力度,加速小包装真空板鸭、去骨板鸭、去皮板鸭和熟食板鸭等新产品研发,增加产品的多样性;积极采用广告营销、旅游旺销、节会展销、网络促销、品尝现销、队伍直销等营销方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县城城郊,新建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板鸭专业市场,五年内举办一届“中国板鸭之乡--遂川板鸭美食文化节”,宣传产业文化,扩大产品影响面。
4、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考核力度。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板鸭产业发展,把板鸭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工程”来抓,成立县板鸭产业化领导小组,实行县领导挂乡镇、挂企业分工负责制,督促指导产业发展工作。县委、县政府将板鸭产业列入农业产业化工作年终考评目标之一,根据“十二五”期间板鸭产业发展目标(指导计划附后),将发展指导计划分解下达到有关乡镇,有关乡镇要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整合资源,细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金桔产业
(一)产业现状
我县金桔产业经近几年抓基地扩规模、抓示范培精品、抓技术提水平、抓品牌树形象,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金桔种植面积5.6万亩,产量4.6万吨,产值1.74亿元,有4家金桔加工企业,16个金桔专业合作社,1个金桔商标,1999年获“中国金桔之乡”称号,2006年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获国家遂川金桔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但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偏低、金桔种苗杂乱等问题。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发展金桔面积4.4万亩,改造低产金桔园4万亩(详见附件),金桔种植总面积达10万亩,产量达12.5万吨,产值达5亿元,到2020年全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0万亩;建设一个标准化良种繁育场;引进1家以上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年消耗金桔5000万斤以上的龙头企业,提升改造现有企业;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金桔专业市场;力争“遂川金桔”证明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每五年举办一次“金桔文化节”;培植一批具有带动能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做大、做优、做强金桔产业。
(三)主要措施
1、成立金柑研究院,提高科技水平。实施良种工程,建立良种繁育场,在西垅园艺场建设“遂川金桔”良种母本园、采穗圃及苗圃。健全金桔研究和推广体系,成立金柑研究院,开展金桔良种繁育、栽培管理、产品开发、贮藏保鲜的研究和推广。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全县果业技术人员作用,搞好技术指导与培训,聘请已退休的技术干部、国内、省内知名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巡回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全面提高金桔产业科技含量。
2、建设“双百”金桔长廊,创建示范基地。以建设从草林镇山口桥—堆子前镇分水坳和泉江镇上坑—大坑乡—五斗江乡—新江乡横石两个“百里金桔长廊”为重点,对创建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金桔园由县财政补贴(具体补助办法另行制定)或农业项目投资,由乡镇或经济实体组织实施,实行工程化施工,高标准建园,统一整地、供苗、种植。堆子前、大坑要分别建设一个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西溪、南江、草林、大汾、黄坑、左安、泉江要分别建设一个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其它生产金桔乡镇要分别建设一个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示范基地。同时,鼓励扶持建设绿色生态果园、观光果园。
3、培植产业龙头,壮大专业组织。大力支持现有4家金桔加工龙头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扶大扶强1家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委托科研机构承担金桔保健功能研发,开发保健产品,着力引进1家以上规模大、科技含量较高、带动力强的金桔加工龙头企业,引导桔农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创办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及发展能力。
4、实施品牌战略,做大销售市场。全县统一使用、宣传、推介“遂川金桔”品牌,每五年举办一届“金桔文化节”,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力争“遂川金桔”证明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严格质量标准,强化检测手段,加强投入品监管,维护品牌形象。依托品牌拓宽市场,市场宣传品牌,在堆子前镇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金桔专业市场,规范县城农特产品市场,建设农特产品专业街。使用科学保鲜办法,延长鲜果供应期。组建金桔营销专业队伍,做大市场,提高产业效益。
5、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目标考核。县财政继续对金桔产业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具体奖补办法已另行制定。有效整合发改委、农业、林业、水利、老建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资金,每年每个单位不少于100万元涉农资金用于金桔产业发展。农合行、农行、农发行等金融部门要积极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扶持金桔产业发展。工商、税务、质监、民政等部门要对金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在登记、注册、税收、证照办理等方面予以优惠。按照自愿、有偿、依法原则,鼓励通过山场林地的合法有序流转,相对集中建设金桔基地,林业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县委、县政府将金桔产业列入农业产业化年终考评的重要考评指标,推进金桔产业发展。
附:2011—2015年“三宝”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表
附:
2011—2015年茶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表
年份 乡镇场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五年累计 |
||||||
新种 面积(亩) |
低改 面积 (亩) |
新种 面积 (亩) |
低改 面积 (亩) |
新种 面积 (亩) |
低改 面积 (亩) |
新种 面积 (亩) |
低改 面积 (亩) |
新种 面积 (亩) |
低改 面积 (亩) |
新种 面积 (亩) |
低改 面积 (亩) |
|
汤 湖 |
4000 |
1750 |
4400 |
1750 |
4200 |
1750 |
4600 |
1750 |
800 |
2000 |
18000 |
9000 |
戴家埔 |
4000 |
1250 |
4000 |
1050 |
4000 |
1300 |
4200 |
1200 |
800 |
1200 |
17000 |
6000 |
高 坪 |
1800 |
200 |
1800 |
200 |
1600 |
200 |
2000 |
200 |
800 |
200 |
8000 |
1000 |
左 安 |
1700 |
200 |
1800 |
250 |
1800 |
200 |
2000 |
150 |
700 |
200 |
8000 |
1000 |
大 汾 |
1600 |
200 |
1800 |
250 |
1800 |
150 |
2000 |
150 |
800 |
200 |
8000 |
950 |
黄 坑 |
1400 |
200 |
1600 |
200 |
1800 |
200 |
1800 |
100 |
400 |
200 |
7000 |
900 |
营盘圩 |
1300 |
100 |
1100 |
100 |
1100 |
100 |
1100 |
100 |
400 |
100 |
5000 |
500 |
西 溪 |
1000 |
50 |
1300 |
50 |
1300 |
50 |
1200 |
100 |
200 |
50 |
5000 |
300 |
南 江 |
1000 |
50 |
1200 |
50 |
1300 |
50 |
1300 |
100 |
200 |
50 |
5000 |
300 |
堆子前 |
600 |
150 |
800 |
200 |
600 |
150 |
600 |
100 |
400 |
200 |
3000 |
800 |
草 林 |
600 |
50 |
800 |
50 |
600 |
50 |
700 |
100 |
300 |
50 |
3000 |
300 |
大 坑 |
400 |
150 |
800 |
200 |
700 |
150 |
800 |
100 |
300 |
200 |
3000 |
800 |
五斗江 |
500 |
100 |
800 |
100 |
700 |
100 |
700 |
100 |
300 |
100 |
3000 |
500 |
泉 江 |
500 |
50 |
600 |
50 |
600 |
50 |
600 |
100 |
300 |
50 |
2600 |
300 |
巾 石 |
400 |
50 |
600 |
50 |
600 |
50 |
800 |
100 |
200 |
50 |
2600 |
300 |
珠 田 |
400 |
50 |
400 |
50 |
500 |
50 |
500 |
50 |
200 |
50 |
2000 |
250 |
禾 源 |
400 |
50 |
500 |
50 |
450 |
50 |
450 |
100 |
200 |
50 |
2000 |
300 |
枚江 |
400 |
50 |
400 |
50 |
550 |
50 |
450 |
50 |
200 |
|
2000 |
200 |
碧洲 |
400 |
50 |
400 |
50 |
550 |
50 |
450 |
50 |
200 |
|
2000 |
200 |
雩田 |
400 |
50 |
400 |
50 |
450 |
50 |
550 |
50 |
200 |
|
2000 |
200 |
衙 前 |
400 |
50 |
600 |
50 |
800 |
50 |
800 |
50 |
200 |
|
2800 |
200 |
新江 |
400 |
50 |
500 |
50 |
450 |
50 |
450 |
50 |
200 |
|
2000 |
200 |
双桥 |
400 |
50 |
400 |
50 |
550 |
50 |
450 |
50 |
200 |
|
2000 |
200 |
五指峰 林场 |
2000 |
50 |
1000 |
50 |
1000 |
50 |
500 |
100 |
500 |
50 |
5000 |
300 |
云岭林场 |
2000 |
|
1000 |
|
1000 |
|
500 |
|
500 |
|
5000 |
|
林业公司 |
2000 |
|
1000 |
|
1000 |
|
500 |
|
500 |
|
5000 |
|
合计 |
30000 |
5000 |
30000 |
5000 |
30000 |
5000 |
30000 |
5000 |
10000 |
5000 |
130000 |
25000 |
2011—2015年板鸭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表
单位:万羽
乡镇 |
2011年板鸭加工量 |
2012年板鸭加工量 |
2013年板鸭加工量 |
2014年板鸭加工量 |
2015年板鸭加工量 |
泉江镇 |
300 |
270 |
240 |
180 |
110 |
枚江 |
160 |
170 |
160 |
150 |
150 |
珠田 |
160 |
170 |
160 |
150 |
150 |
雩田 |
50 |
60 |
60 |
60 |
60 |
巾石 |
30 |
30 |
30 |
30 |
30 |
聚集小区 |
0 |
60 |
180 |
340 |
500 |
合计 |
700 |
760 |
830 |
910 |
1000 |
2011—2015年金桔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年份 乡镇场 |
现有 面积 (亩)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五年累计 |
||||||
新种面积(亩) |
低改面积(亩) |
新种面积(亩) |
低改面积(亩) |
新种面积(亩) |
低改面积(亩) |
新种面积(亩) |
低改面积(亩) |
新种 面积(亩) |
低改 面积(亩) |
新种 面积(亩) |
低改 面积(亩) |
||
堆子前 |
16849 |
880 |
1920 |
1510 |
1920 |
1760 |
1920 |
1760 |
1920 |
1760 |
1920 |
7670 |
9600 |
大 坑 |
9715 |
800 |
1500 |
1350 |
1500 |
1600 |
1500 |
1600 |
1500 |
1600 |
1500 |
6950 |
7500 |
大 汾 |
2245 |
400 |
350 |
700 |
350 |
800 |
350 |
800 |
350 |
800 |
350 |
3500 |
1750 |
黄 坑 |
4734 |
400 |
700 |
700 |
700 |
800 |
700 |
800 |
700 |
800 |
700 |
3500 |
3500 |
草 林 |
7423 |
400 |
1000 |
700 |
1000 |
800 |
1000 |
800 |
1000 |
800 |
1000 |
3500 |
5000 |
西 溪 |
5092 |
400 |
800 |
700 |
800 |
800 |
800 |
800 |
800 |
800 |
800 |
3500 |
4000 |
南 江 |
3198 |
400 |
650 |
700 |
650 |
800 |
650 |
800 |
650 |
800 |
650 |
3500 |
3250 |
左 安 |
2161 |
195 |
350 |
390 |
350 |
390 |
350 |
390 |
350 |
390 |
350 |
1755 |
1750 |
双 桥 |
226 |
160 |
40 |
320 |
40 |
320 |
40 |
320 |
40 |
320 |
40 |
1440 |
200 |
新 江 |
206 |
160 |
40 |
320 |
40 |
320 |
40 |
320 |
40 |
320 |
40 |
1440 |
200 |
衙 前 |
472 |
180 |
80 |
360 |
80 |
360 |
80 |
360 |
80 |
360 |
80 |
1620 |
400 |
五斗江 |
407 |
180 |
70 |
360 |
70 |
360 |
70 |
360 |
70 |
360 |
70 |
1620 |
350 |
雩田 |
221 |
50 |
40 |
100 |
40 |
100 |
40 |
100 |
40 |
100 |
40 |
450 |
200 |
巾 石 |
218 |
50 |
40 |
100 |
40 |
100 |
40 |
100 |
40 |
100 |
40 |
450 |
200 |
禾 源 |
254 |
100 |
50 |
200 |
50 |
200 |
50 |
200 |
50 |
200 |
50 |
900 |
250 |
泉 江 |
1965 |
195 |
390 |
350 |
390 |
350 |
390 |
350 |
390 |
350 |
390 |
1755 |
1750 |
五指峰 林场 |
113 |
50 |
20 |
100 |
20 |
100 |
20 |
100 |
20 |
100 |
20 |
450 |
100 |
其 它 乡 镇 |
501 |
|
|
|
|
|
|
|
|
|
|
|
|
合 计 |
56000 |
5000 |
8000 |
9000 |
8000 |
10000 |
8000 |
10000 |
8000 |
10000 |
8000 |
44000 |
40000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遂川县人民政府网站'是否继续?